10 年前赵长鹏第一次听说BTC,同期进场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?

[复制链接]
1102 |0
发表于 2023-11-16 16:02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撰文:木沐

2013 年年底正值比特币牛市,也就是距离现在整整十年前,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比特币,包括赵长鹏。加密资产发展史很短,仅有这么一个 10 年,2013 年算得上是非常早期,那么当年和赵长鹏一样早期进场的人们,现在都怎么样了呢?如果给我们一个这样的 10 年,又会怎样呢?

不看不知道,一看吓一跳,原来很多对加密行业进程影响深远的人都在那一年入场,一些人的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……

2013 年,CZ第一次听说比特币(从好友李启元那里听说的);

2013 年,何一从主持人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加密平台的 CMO(后来才有了何一把 CZ 带入该公司的事情);

2013 年,李林杜均一起创业;

2013 年,吴忌寒刚刚开始挖矿,后介绍给詹克团;

2013 年,詹克团创造了第一台采矿设备 Antminer S1;

2013 年,V 神完成了一份白皮书;

2013 年, 33 岁的Gavin Wood读完了 Vitalik 的白皮书后决定帮助这个 19 岁的年轻人实现以太坊的伟大构想;

2013 年,ADA 创始人Charles Hoskinson 与 EOS 创始人 BM 共同创立 Innovations;

2013 年,孙宇晨大学毕业后加入 Ripple Labs;

2013 年,赵东、老猫、江卓尔、郭宏才…… (时过境迁,部分信息整理自根据近年报道,如有错漏欢迎指正) 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,想必大家大部分也已经知道了。

听过了很多早期人物的「传奇」故事后,不少人对早期入场机会羡慕不已,认为早期 OG 一定「赚大了」,实则未必,只有在各自领域有了一定成就的人才会广为流传,就比如在撰文的作者也是 2013 年入场的「老韭菜」,跟它们比起来不值一提,但也同样见证了许多同期入场者的不同境地,现从几个分类视角一一阐述,或许能抛砖引玉给大家带来一些提示……

2 个行业:IT 与金融

中本聪把比特币白皮书命名为《比特币: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》,看名称就知道这是一个 IT 技术和金融结合的项目,因此 IT 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人最先看明白,10 年前率先把比特币白皮书翻烂的,也正是这两个行业的人。来自 IT 互联网软硬件技术流的人,后来往往成为了现在各个重要加密平台、项目方、加密社区的创始人、中流砥柱。来自金融行业投行、交易员,往往被新技术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,把很多金融领域的玩法带进加密领域。

2 种参与方式:现货与合约

前端时间看一个 OG 的文章分享了关于一些加密老人们经历故事的分享,基本上和我身边看到的差不多。合约对人的诱惑很大。人性使然,「十赌九输」有些亘古不变的道理到哪里都是适用,走合约路子的人大都经历过大起大落,即便中途盈利离场,后续大部分人还是会连本带利送回去,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。

真正拿住现货不容易,可以说合约是顺人性,而一直拿住现货是逆人性的,经得起诱惑,而且不能被各种 FUD 消息干扰、不能拿错,至于一直持有比特币的,风毛棱角,后来他们怎么样了想必也无需多言吧?

多种参与心态

一种人的心态是认真看且看懂了白皮书,认为这是一种颠覆性革新的,真正投入到加密项目创新和行业建设当中的人,代表人物是 CZ 这些为加密行业添砖加瓦的创始人、社区成员们。他们获得的回报,不仅仅是金钱,更多的还有加密事业的梦想达成的成就感。

一种人的心态是看了白皮书,但不一定认可它的愿景,认为只是一种「击鼓传花」(所谓:傻子的共识也是共识),这类人是很聪明的,至少自认为聪明,往往显得非常理性,能够在情绪高昂时及时退出,也有很多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过于自信和激进,导致了不太好的结局,比如说「天才交易员」SBF、三箭资本创始人 Suzhu 等。

还有一种人的心态是没听说过什么白皮书,单纯只是被朋友拉(忽悠)进来投个机的,小打小闹试试看的心态,这类心态的人对新事物充满警惕,有好奇心但不多,往往就是牛市进来一开始小赚,然后加大投入高位被套、割肉。之后打死都不再入场,结果后面过了几年却「拍断」大腿的成员之一….

wk588_i3evf3dyoh3.jpg

wk588_i3evf3dyoh3.jpg

小结

讲真,在场的各位,有多少真正认真看过、看懂过比特币白皮书?很少人能做到「不懂不投」、对自己的每一分钱负责。对于一些新事物,早期接触者或许看似遇到了良机,但同样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。不同的参与方式和心态影响了最终结果的走向。

下一个 10 年,又会有哪些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?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