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TC“矿工”的自白:要学会下车保命

释放双眼,带上耳机,听听看~!

   

在数字货币BTC的世界中,存在一种神秘的工种——“挖矿”。顾名思义,就是像挖金子一样去“挖”BTC。挖BTC的人被称为“矿工”,孙小小(化名)就是一名“矿工”。

  孙小小是Haobtc自营矿场的负责人,在进入BTC行业之前曾经做过某家公司的项目经理,2013年后,BTC在中国风起云涌,他开始涉足BTC周边、矿机销售、BTC导航网站。他向澎湃新闻透露,在与BTC打交道的几年中,自己虽然避开了很多“坑”,却依旧踩过“雷”,最严重的时候赔掉了自己的所有家当,差点到了要去乞讨的地步。

  哈希碰撞

  这一切要从挖矿开始讲起。

  BTC的概念由化名为“中本聪”的网络极客在2009年提出,是一种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,根据特定算法,通过大量计算产生的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。

  “可以这么理解,BTC系统是一个巨大的、不断更新的账本。每一页都叫做一个区块,按照时间顺序连起来,就叫做BTC的区块链。每10分钟新增一个区块,里面的内容是过去10分钟系统内发生的一些交易。每一笔交易都会完完整整记录在这个账本里,BTC就是账本里记录的钱。”孙小小解释道,“其实我们电子银行系统也是一个账本,支付宝也是账本,里面也记录了每个人的交易记录。但是BTC与银行、支付宝有所不同的是,BTC的交易信息不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中,却保存在所有连接到BTC网络的电脑里。”

  在BTC的工作量证明机制下,BTC网络里任何人都可以争取记账权,谁先解决一道与记账相关的数学题谁就先记账。这种数学题有个特点——解起来很难,验证很容易。

  “假设解题是在扔3个骰子,谁扔出来点数小于5就对了,扔出来比较困难,但是验证却很简单,”孙小小用了一个近似的例子。

  但是真实的题目并不是这么简单,其难度相当于1亿个骰子扔出小于1亿零50的数字,谁先扔出来,谁就获得记账权。此时,1亿零50就是个哈希值,扔骰子的过程叫做哈希碰撞,而挖矿算力的单位就是每秒钟多少次哈希碰撞。

  目前BTC全网算力达到236万万亿次哈希碰撞每秒,相当于20多万个50米长的标准游泳池里面水滴的数目。但即便是这么大的算力,也需要10分钟左右才能碰撞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哈希值。

BTC“矿工”的自白:要学会下车保命

挖矿算力的单位

  “矿工”的任务就是参与争夺记账权,他们24小时不停地进行哈希碰撞,这个过程叫做“挖矿”。之所以有这个动力,是因为谁记账,最新生成的BTC就奖励给谁。

  但是记账的奖励是递减的,BTC诞生之初,每记一页账本,账本的内容是10分钟内系统产生的几十笔交易,就能拿到50个BTC,但是按照中本聪的算法,后来记一页奖励25个,依次递减,就像挖金子一样,一开始挖得多,后来越来越少。每次新增奖励减少一半的时间点,就叫做BTC产量减半。

BTC“矿工”的自白:要学会下车保命

BTC记账奖励减半规律

  2012年BTC进行了第一次产量减半,2016年7月,BTC进行了第二次产量减半,目前记一页账本获得的奖励是12.5个BTC。下一次减半会发生在2020年左右,而到2040年BTC总数不会再增加,总量是2100万枚。

  除了新增的BTC,“矿工”的奖励还有新增账本记账的手续费,在未来BTC总量不增加之后,后者会成为矿工的主要收入。

  孙小小总结道,“挖矿”主要有四种作用:一是发行了新的可以流通的BTC;二是确认交易,记账;三是增加账本一页,也就是打包交易形成“矿”;四是通过工作量证明机制,让BTC账本无法被人随意篡改。

  全世界第一位矿工毫无疑问是中本聪,这个区块被称之为“创世区块”,中本聪在上面写着“2009年1月3日,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”,并借此表达对现有货币体制的不满。而接受第一笔BTC转账的是密码学大师哈尔•芬尼,他也是史上第二位矿工,在最开始的BTC网络中,只有中本聪和哈尔•芬尼两人。

BTC“矿工”的自白:要学会下车保命

创世区块

  疯狂印钞机

  “你的电脑曾经可能就是一台印钞机,我不是在天方夜谭。如果在2009年BTC诞生之初就意识到BTC的价值,并且用自己的电脑轻易地挖到很多BTC,留到今天的话那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,”孙小小称。

  事实上,通过BTC一夜暴富的中国人很多,澎湃新闻就曾经接触过一位通过BTC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士,目前他在从事BTC底层技术——区块链的研究,但是由于中国市场大量炒家涌入,他认为过于喧嚣嘈杂,选择退出,并不愿再谈及BTC币价。

  2010年,一个叫拉斯洛的美国人用1万枚BTC购买了2个披萨,这是BTC历史上的第一次商业交易。截止到2017年1月11日,一枚BTC的价格已经上涨到6000元以上。

  曾经的BTC非常好“挖”,普通电脑CPU就能完成,只需下载软件就可以自动“解题”。但是随着币价上涨,想要“解题”的人越来越多,所以每生成2016页账本,题目的难度动态调整一次。

  到了2010年6月,有人开始使用GPU挖矿,买了40多张显卡(GPU),在天津做了个矿场,但是由于没有及时维护,还没有挖到多少BTC,就亏损关停了。

  后来GPU也渐渐无法解题,个人“挖矿”也越来越没有优势,“矿池”就被发明了。

  “‘矿池’把大家的算力收集起来,赢了大家一起分收益,就像游戏组团一样,”孙小小表示。

  更省电的挖矿工具很快被发明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系博士生“南瓜张”开始靠卖设备赚钱,他的矿机芯片阿瓦隆效率相当于几百台电脑,2012年9月开始接受预定,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发货。

  当时遇上塞浦路斯经济危机,BTC价格涨到266美元的历史高点,市场火爆,“组装挖矿机就好像组装印钞机”。有一帮人花了8000元买到“南瓜张”前3批1500台中的矿机,“赚翻了”。

  但是挖矿史上的一个“深坑”开始出现,有公司买了阿瓦隆芯片回去组装,号称3个月回本,但是事实上是没法回本的,因为卖的是期货矿机——先交钱,几个月后再拿矿机。由于没有及时拿到阿瓦隆芯片,这家公司延迟生产,在“时间就是生命”的挖矿业,定了矿机的用户基本上无法回本了。

  但由于这款矿机的冲击,当时“挖矿”的难度上涨得非常快,以前1天能挖一个币的,变成只能挖0.8个币。

  BTC股归零

  “当时我差点跳进这个坑,但是机智的我躲过了这个坑,继而跳进了另外一个坑,”孙小小所说的就是BTC圈最有名的烤猫矿机。

  2012年8月,有个化名“烤猫”的人在BTC论坛发布了自己要在BTC股票交易所GLBSE进行IPO的帖子,他已经成立一家公司,发行40万股股票,预计公众持有40%,深圳比特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0%,原股价是0.1BTC(0.1B)一股。该公司大约花费200万元生产了第一代烤猫矿机。

  “其实不能说烤猫是个坑,因为它真的做出了矿机,并且批量生产了很多矿机,依靠挖矿和卖矿机赚了很多BTC,给股东的分红非常可观,IPO的时候0.1B,后来股价涨了50倍,一下子变成了5B,而且一个币从几十元涨价到几百元,更造就了很多富豪,”孙小小说。

  孙小小在烤猫股价为2B的时候,把手里的钱全部买成了BTC,然后把所有的币买成了烤猫股票,他当时的想法是:持有的烤猫股票的分红和币价已经足够支撑所有的日常开销,无论是股价涨币价不涨,还是反过来,都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,“如果两个都涨,我就爽死了。”

  然而BTC经历2013年底的那次疯涨之后,烤猫股价和币价双双暴跌,但孙小小仍然抱了一丝希望,因为烤猫矿机即将推出新一代。但事实上后来的BTC挖矿巨头比特大陆的矿机也开始迅速占领市场。

  在2014年5月,BTC大陆的蚂蚁矿机上市之前,孙小小得到了去深圳帮烤猫卖矿机的机会,“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,因为我觉得这是在帮股东们赚钱。”但是在深圳的销售进展并不是很顺利,后来孙小小就离开了团队。当时他的好朋友“闪电”多次劝他把股票卖掉,但是他选择持有,因为内心抱有烤猫东山再起的幻想。可惜天不遂人愿,2015年烤猫失联了,孙小小手里的股票归了零。

  “要学会下车,下车能保命,”孙小小总结道。V:616116210

矿业新闻

火星云矿&时空云,Filecoin云算力正式开售

2020-6-29 12:00:42

矿业新闻

关于FIL的若干问题解答

2020-6-29 12:48:01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